加強非偏癱側的肌力改善亞急性中風病患的平衡功能和行走耐力

  雖然大多數腦中風造成半邊肢體明顯無力,俗稱偏癱側,另一側則稱為非偏癱側,不過有研究指出非偏癱側並非完全不受影響,譬如患側手動作損傷最嚴重的一群患者,其非偏癱側的握力和手功能比同齡的一般人較差 [1],因此部分學者認為用影響較少(less-affected)或者損傷較輕微(less-impaired)來描述更加貼近事實。既然都受到腦中風的影響,非偏癱側手腳應該同時是復健的目標,如此的做法也可能引發交叉教育效應(cross education effect),即訓練單側肢體得到的效果轉移到對側,可能機制為受訓的大腦半球將習得的訊息傳遞給對側腦半球(下圖A),或者受訓當下其實是雙腦半球同時運作(下圖B) [2]。

 

圖片來自Ruddy和Carson [2]

  今年《物理醫學與復健雜誌》(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刊登來自中國Shao等學者的臨床試驗,提供訓練非偏癱側的實證。共有127名平均發病3週的亞急性中風患者參加,所有人的訓練頻率為每週5天,共有30天,實驗組的訓練納入非偏癱側手腳的肌力強化,在45分鐘內完成(1)非偏癱側腳前踏步訓練+彈力帶10-15次/組,3組;(2)非偏癱側手拉彈力帶10-15次/組,3組;(3)偏癱側腳跨障礙物或登階,10-15次/組,3組;(4)雙手伸展及物的平衡訓練。相同的訓練時間,作為對照組的一般復健則不施加阻力在非偏癱側。除此之外所有患者均進行腳踏車運動15分鐘,以及日常生活活動訓練、手功能訓練和電刺激各30分鐘 [3]。

  訓練結束後兩組在各項功能指標都有改善,實驗組的患者在平衡功能(Berg Balance Scale分數)和6分鐘行走的距離(6-minute walk test),改善程度比控制組多出約1.7倍 [3],平衡和行走耐力都是執行生活活動的重要能力,尤其是站立平衡需求較高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譬如外出購物,但是基本日常生活活動的表現(巴氏量表)則兩組不分優劣。另外也發現,兩組訓練後在偏癱側的肱二頭肌(Biceps)、髂腰肌(Iliopsoas)和股四頭肌(Quadriceps)的肌力都有進步,但是實驗組的增幅約為控制組的1.5倍,作者認為這些肌群的肌力上升,是平衡和移動功能提升的原因之一 [3]。

 

  中風復健和大多數的學習概念相通,過程需要一定的難度在大腦刻下印象,讓身體結構產生變化,阻力是增加難度的一種方式,然而無力的癱瘓肢體能夠抗衡的阻力有限,Shao等學者提供的重要訊息,治療者可考慮將非癱瘓側的肌力訓練納入療程,目的不只限於功能性代償,而是走向更積極的目標–改善癱瘓側的肌力和整體功能。

許世賓職能治療師整理

 

參考資料

1. Maenza et al., 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 2020;34(1):39–50.

2. Ruddy & Carson. Front Hum Neurosci. 2013;29:7:397.

3. Shao et al.,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23;104(2):18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