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者參與靜態休閒活動與降低失智症罹病風險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超過5500萬人帶有失智症,推估每年新增1000萬名患者[1],預防和治療失智症是高齡化世代面對的嚴苛議題。眾多預防發病和延緩病發後失能的介入當中,生活型態(lifestyle)一直備受關注,中年以前,持續一定的活動類型和時間所提供體能和心智的刺激,被認為有維持大腦健康的效果[2],與認知儲備理論(cognitive reserve theory)相符 [3,4],生命早期經驗所建立的認知能力稱為儲備認知,等到晚年認知衰退時刻進行代償(圖一),如同建造一座水庫,旱季來臨時容量較大者能夠支撐較長的時日。然而生活型態在老年時期的角色呢?退休、子女獨立後重新培養工作以外的休閒習慣還來得及嗎?
一項澳洲大型研究計畫(ASPREE Longitudinal Study of Older Persons,簡稱ALSOP)募集10318名70歲以上,參加當下並無認知障礙、失智症診斷和心血管疾病的銀髮族,展開十年的追蹤是否罹患失智症,期間調查研究參與者從事的靜態休閒和社交情況,分成七大類型:人際網絡(interpersonal network,擁有緊密親屬且保持聯繫)、社交活動(social activity,擁有緊密親屬且保持聯繫)、知識素養(adult literacy,上課、使用電腦或寫作)、美術創作(creative artistic,手工藝或繪畫)、主動心智活動(active mental,桌遊、拼圖或填字遊戲)、被動心智活動(passive mental,電視、聆聽音樂、閱讀)、戶外休閒(external outings,圖書館、電影、外食或展覽),均依據參與頻率區分出五種等級:從未參與、鮮少、有時、經常和總是。資料顯示高齡者從事知識素養、美術創作、主動或被動心智活動的頻率越高,相較於前一等級的頻率,得到失智症的風險約降低一成,該項結果考量了年齡、性別、教育、社經狀況、體能活動量、菸酒和其他疾病等因素進行校正,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旗下的JAMA Network Open [5]。
ALSOP研究團隊沒有進一步釐清,參與者的休閒活動屬於長期的習慣,還是新增的生活型態,若是前者,可採用先前提到的認知儲備理論解釋(圖一),後者則呼應老化認知科學的鷹架理論(scaffolding theory of aging and cognition)[4],雖然先天既定的生理老化機制,身心積累的病變必然改變大腦的功能和結構,影響認知表現,然而後天的學習、運動等健康的生活型態,甚至是復健訓練,促發尚健全的神經系統重新組織,構築起支撐認知任務的鷹架,維持個體的認知功能(圖二)。國內正推動的長照服務和社區復能,用鷹架理論和ALSOP的發現看來,便有豐富高齡者休閒活動的積極意義,靜態課程的類型或許優先考慮具知識性的講座,3C產品應用,文字或藝術創作,以及益智類遊戲等需要參與者主動投入、思考組織和展現成果的歷程。
ALSOP研究另有兩點結果與過去所知相異,值得注意。第一,被動的靜態休閒,尤其是觀看電視,過往被認為與增加失智風險有關[6],可是在此篇研究卻可能降低風險,很可能ALSOP定義的被動心智活動涵蓋了聆聽音樂和閱讀,並不純粹是收看電視,認知刺激的強度可能較高,不過,被動心智活動降低風險比值低於主動心智和心智素養,後兩者仍是較推薦的選項。第二,人際網絡和社交與降低失智症風險無關,ALSOP團隊的解釋是大部分參與者都有良好的社會連結,於是無法呈現差異性。
時間總是單方向流動,老化不必然走向衰退,控制既有的傷病,建立平衡、多元的健康生活型態,有機會幫助即將迎來的超高齡化社會,延長健康的歲月。
許世賓職能治療師整理
參考資料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mentia. 2022. Accessed September 24, 2023.
3. Stern Y. Cognitive reserve in age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 Lancet Neurol. 2012;11(11):100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