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氣候時代對健康的影響和因應策略

  近年夏季的高溫令人有感,根據公共電視的報導(見影片),2000年以前在臺北市量測到,最高溫超過攝氏35度的平均天數,每十年之中不發生24天,然而自2017年起,單獨一年內超過該溫度的天數已經超越36天,高峰出現在2022年的88天。臺北市的大部分區域座落在盆地,加上建築密集,溫度又比鄰近的山區和郊區更高,稱為熱島效應 [1]。高溫對健康帶來的影響值得我們關注,呼應今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所發表的專題文章〈氣候變遷、極端高溫和健康〉(Climate change, extreme heat, and health) [2]。

極端高溫對人體的危害

  高溫對人體的直接影響是血液的分布和流失水分,為了排除熱能,血液往皮膚集中將熱發散到環境中,並透過排汗進一步將熱能帶離,以上機制會增加心血管系統的負荷,以及造成脫水 [3]。脫水輕微者產生熱痙攣—體內水分和電解質過度流失造成肌肉抽蓄;熱暈厥—血液滯留於四肢暫時性地影響到意識功能,久站時更容易觸發;更嚴重的脫水,也是俗稱的中暑,醫學上其實稱為熱衰竭(heat exhaustion)—出現持續性的疲勞、想睡、頭痛暈眩、嘔吐等,但依然保有意識。以上症狀共同的應急處置是移動到陰涼處,以舒服姿勢如靠著或坐著休息並且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涼水和冰飲品也可以幫助身體表面局部降溫,如果不適感沒有明顯緩解,甚至本身有慢性病史或者心血管的危險因子,應考慮就醫尋求進一步診療 [4]。更嚴重的情況是中暑(heat stroke),體溫升高超過40度代表失去調節體溫的功能,多處器官已開始失能,失去意識的機率高;此刻除了降溫急救,必須立即送醫 [4]。以上內容在衛福部網頁(連結)亦有豐富資料供參考。

Copyright © 2015 the American Physiological Society.

  上圖標示當持續暴露於高溫環境和脫水,對於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其他器官產生致病的機制 [5],嚴重者可能引發缺血型中風、多重器官衰竭等重大傷病。過去研究指出,在夏季或者遭遇極端高溫(熱浪)時,每上升攝氏1度,則腎衰竭的發生風險上升11%,因心肌梗塞須住院的風險上升16% [2]。另一篇跨國研究調查溫度和身心症狀患者自殺率之間的關係,臺灣的資料顯示和最低溫的時刻相比,自殺事件的發生風險隨氣溫上升而增加,同為東亞國家的日本、南韓呈現相同趨勢 [6]。

如何在高溫氣候環境促進健康和職能參與

  筆者參考《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刺胳針》的專文和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林子平教授的著作內容 [1,2,5,7],整理可融入職能治療實務的策略*,期盼有助專業日後凝聚行動計畫(heat action plans)和臨床指引,讓職能治療在高溫氣候時代扮演要角。

1. 衛教:相關專業人員應意識到極端高溫對於民眾健康的不利影響,提醒民眾避免或減少持續暴露於高溫環境,特別是高風險族群如:嬰幼兒、老人、大面積燒燙傷患者、心血管疾病者等。對於必須在高溫環境執行業務的勞工,準備回歸該職場者,則提醒關注其權益,如「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24-6條的內容,我國勞動部已研擬修正該規則,將移動冷氣、噴霧灑水設備和電風扇列為溫度達標的戶外工作場所必須設置的降溫設備(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7190146.aspx)。

2. 補充水分:可能是預防熱傷害最重要的原則,無論在室內或者外出,鼓勵民眾和患者多補充水分。冰飲雖然能帶來即時地舒適感,將降溫效果帶入體腔,不過亦可能因為核心體溫降低而中止其它降溫機制,像是不排汗,或者影響消化系統的吸收效率。有些民眾以為待在冷氣空間沒有出汗,水分流失不多,忽略了無感排汗的效應,突然脫離舒適環境可能面臨大幅脫水;行動不便者可能擔心頻尿或其他原因減少喝水。以上情況職能治療師除了積極衛教補水的重要性,應進一步找出和移除困難點,如:移位技巧不佳而無法獨自坐床邊飲水→指導適合個人的代償移位技巧並多加練習;支持性環境不足譬如看護認為換尿布很麻煩→同時對雇主和看護強調脫水的影響並建議雙方就此協調;移動路徑的障礙物→運用無障礙環境調整的原則。筆者遭遇過一名中風個案雖然獨立行走無礙,卻因為家屬對於步態不協調有微詞,因此長時間待在房間,在這案例筆者會嘗試和家屬溝通,對於動作品質的要求應有視情況調整的彈性,滿足生理需求(倒水飲水)的時間短暫可放寬,若心態不願調整則請個案準備一大壺飲用水。

3. 調整衣著:待在周遭溫度高於體溫的環境中,尤其豔陽高照當下,利用寬鬆的衣著可以阻絕皮膚吸收熱能,而且形成空氣層隔熱,舉例來說騎乘單車、機車時候穿著薄外套遮陽,進入室內則脫下。反之當體溫高於週遭,熱擴散方向由身體向外界,選擇遮蔽肌膚少的衣物有助降溫,如無袖上衣,簍空設計,不過當遮蔽處少,白日待在戶外應注意暴露於紫外線的程度。

4. 使用冷氣和中央空調:創造室內舒適環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過冷氣亦是導致都市蓄熱的主要人為因素,家戶普遍安裝的傳統氣冷式的冷氣機,排放到室外的熱空氣遠高過室內溫度,溫度設定越低則排出溫度越高,讓城市不易降溫也增加使用者的金錢成本;長時間待在空調環境則可能影響適應氣溫變化的能力 [1,7]。以下幾點可提升冷氣的效能,(1)必須更換冷氣時,應考慮安裝位置、冷氣功率和性能,理論上降溫和維持溫度的效能越好,運作中產生的熱能較低,亦有環保節能之益,(2)清潔保養冷氣機除了維持冷卻效能,同時可以移除累積的髒污、黴菌,避免過敏等反應,此外親自操作則可以增加體能活動量(physical activity),(3)即使開啟空調,搭配電風扇可提高人體舒適度,因此能調高空調的設定溫度對環境的影響 [1]。

5. 使用電風扇:利用氣流將吸收體溫的高溫空氣吹散,有利熱能傳導和排汗,電扇所消耗的電力和生產的餘熱則遠低於空調設施,對環境更友善的散熱設備。可是空間中的高濕度和極高溫(攝氏42度時)可能會讓電風扇失去降溫效果,尤其是體溫調節能力降低的長輩,當氣溫大於攝氏45度甚至可能對使用者造成傷害;長時間使用電風扇(如睡眠)需注意補充水分。《刺胳針》該文整理安全使用電風扇的氣溫上限,(1)攝氏39度,用於18至40歲的健康人,(2)攝氏38度,用於超過65歲的健康長者,(3)攝氏37度,用於服用抗膽鹼藥物且超過65歲的長者,因該藥物有抗排汗、抗排尿的副作用 [7]。

6. 濕潤皮膚或肢體:利用浸濕的衣物、毛巾或者直接潑水,水分蒸發同時吸收體表的熱能,同時也有預防脫水的效果,有些電風扇具有噴灑水霧的性能,理論上降溫的效能更佳。若毛巾本身溫度夠低譬如取自於冰塊,額外有立即性的降溫效果。另一項具有類似效果的策略,是將腳或手浸泡在涼水,過去研究用的水溫泡腳為攝氏20度,泡手則是攝氏10度。利用水的優點是戶外室內都可以操作,而且受到設備和電力的限制較少,當空調無法作用時可以應急控溫,目前研究發現在高達攝氏47度的氣候依然有效,缺點則是要維持效果,必須保持濕潤,或是持續更換低溫的素材,此外實施此策略有可能讓地面潮濕,治療師應提醒跌倒高風險族群移位時多加留意,或者協助規劃實施場地和時機,如果是泡腳則準備乾毛巾。

7. 選擇裝潢和材料:建築物和裝潢吸收太陽光後,會持續地釋放能量較低,但是容易加溫空氣的長波輻射,而且表面溫度越高,釋放的輻射越強。為降低室內家具吸收和釋放熱能,直接做法是阻隔陽光直射到室內,譬如選擇隔熱效果較好的窗簾和門簾,如果陽台有足夠空間,栽植需要土壤、葉面積大的植物,除了遮蔽日光,葉面通常比磚瓦混凝土等人造物質有較高的反射率,此外濕潤的土壤具有持續的溫度調節能力,相同道理也可以在屋頂和庭院種植具前述特性的植物,若不便養植栽,修築透光率低的屋簷、遮陽走廊也有部分效果。會被日光照射或者有熱源的區域,像是廚房,淺色系裝潢的吸熱率比深色系低。使用反射率高的屋頂、牆面等,理論上雖然能將日光反射到室外,萬一建築物彼此的間距窄小,輻射能依然在建築之間反覆被吸收,不利生活環境降溫。若想深入了解建築物,乃至於都市空間設計如何降溫,請詳閱參考資料1、2、7。

8. 調整活動:民眾可依據活動要素,如地點、強度、長度、路線等進行調整,在高溫日保持既有生活有戶外、中等強度運動習慣者,考慮避開在氣溫較高的時間點進行並注意適時休息,補充水分,或是改到健身房運動。必須在高溫時間外出時,距離差不多的前提下選擇遮蔽物較多、有植披的行走路線,或直接利用交通工具,如果前兩項調整不易實施,譬如寵物有偏好的路線,外出時注意防曬和補充水分,並盡可能縮短時間。當廚房的散熱、冷卻條件不佳,夏季可選擇烹調比較簡單的熱食,甚至多準備冷盤類料理,如果下廚者為高風險族群而家中有同住健康照顧者,則可考慮讓家人分勞暴露於熱源的步驟;注意外籍看護依法不可以協助雇主的日常家務。如果無法避免在高溫環境從事高強度的運動或體能活動,定時休息5至10分鐘有助於身體暫停產熱,並搭配前述各項降溫策略。

  Fransson等學者統整分析的數篇質性研究 [8],被訪談者來自於英格蘭、澳大利亞、德國、奧地利和葡萄牙的高齡者,自述在熱浪襲來時刻所做的生活改變和降溫對策,維持其職能和體能,多數運用了前段介紹的8點原則,筆者依照身體、活動、環境調適三大類,整理成下圖,當作本文總結:

許世賓職能治療師整理

*所有介紹的策略不可以替代正規的醫療處置,尤其面對已經確診的患者,並且必須經過詳細地評估功能和計畫,再考慮應用與否。若發現服務的民眾有罹病的可能性,應鼓勵對方就醫進一步接受診療。

 

參考資料

1.林子平。都市的夏天為什麼愈來愈熱?圖解都市熱島現象與退燒策略。2021年,商周出版。

2.Bell ML et al., Climate change, extreme heat, and health. N Engl J Med. 2024;390(19):1793–1801.

3.Ebi KL et al., Hot weather and heat extremes: health risks. Lancet. 2021;398(10301):698-708.

4.Sorensen, MD. & Hess J.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heat-related illness. N Engl J Med. 2022;387(15):1404-1413.

5.Liu et al., Cardiovascular response to thermoregulatory challenges.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15;309(11):H1793-812.

6.Kim Y et al., Suicide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a multicountry multi-city study.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19;127(11):117007.

7.Jay O et al., Reducing the health effects of hot weather and heat extremes: from personal cooling strategies to green cities. Lancet. 2021;398(10301):709-724.

8.Fransson A. et al., Older adults' occupations in heat waves: a scoping review. Scan J Occup Ther. 2023;30(7):100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