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牙醫診間的感官刺激緩解了自閉症兒童就診時的壓力反應
自閉症是一種腦部發育障礙導致孩童行為異常的疾病,典型症狀是人際互動的失能,包含語言和非語言的互動困難,不理會父母或其他小孩,通常表現出固著的、僵化的或者重複出現的行為和興趣;可能伴隨其他認知、動作發展的問題 [1]。另外研究指出,自閉症兒童是口腔健康問題的高風險族群,除了受其核心症狀的影響,兒童不容易自行建立清潔口腔的習慣,家長傾向將心力花費在協助其它日常活動如進食、沐浴等 [2],另一部分兒童則是對於感官刺激過於敏感(sensory over-responsivity),太亮太吵的環境所產生的壓力讓他們尖叫躁動,屬於觸覺敏感的兒童不願意讓外物碰觸身體和口腔,導致自閉症兒童不論是接受牙醫診療或者是自我清潔都面臨重大挑戰 [2,3]。
美國南加州大學職能治療學者為主的研究團隊,根據Ayres感覺統合理論(Ayres 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和多感官環境(Snoezelen)的概念,改造一處私人牙醫診間的感官元素[4]。視覺的調整著重於降低環境亮度,用窗簾降低日光的照射,關閉天花板的螢光燈和牙科探照燈改採用頭燈聚焦在兒童的口腔,避免直接照射眼睛,並且在天花板投射慢速移動的圖像,譬如泡泡;聽覺方面選擇播放容易使人放鬆的音樂(如自然界的聲音)並且降低音量。觸覺調整的原則是持續地給予孩童深壓覺(deep pressure),利用X光檢查的背心提供重量,並在診療椅的左、右側加裝布料,固定背心同時模擬提供孩子被全身緊抱的感受。對照情境則是維持該診間原來的空間運作。
共有162名小學年齡的自閉症兒童參加試驗並且接受二次洗牙,期間間隔半年,其中一次有進行感官環境調整。發現兒童們在感官調整的環境中,全部過程的皮膚電導反應程度(skin conductance level)比無調整的環境低,皮膚電導反應程度可視為反映壓力的生理指數;同時焦躁的行為表現也顯現差異,診間及看診過程有進行感官調整時觀察到哭泣、尖叫和頭部、手部動作的頻率均比較少。以上的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的雜誌JAMA Network Open [4]。
職能治療師和牙醫師可以成為治療夥伴[5]
根據Como等學者的評論,牙醫師與擅長自閉症職能治療的專家合作,除了調整環境空間,職能治療師還可以帶來以下的幫助 [5]:一、提供資訊助牙醫師釐清自閉症者的行為症狀,共同擬訂個別化保健策略;二、在牙醫診療前和過程中,協助應對患者的情緒反應;三、透過介入手法降低自閉症者的感覺處理障礙。關於第三點,西班牙近期的初步研究顯示,18名成人自閉症者每週由職能治療師進行一次口腔減敏感手法,原本僅8名能夠忍受標準程序的檢查,到第七週所有人都能夠接受完整的檢查 [6]。在英國,則有牙醫師和職能治療師共同投書到《英國牙醫雜誌》介紹職能治療,呼籲讀者關注此類跨專業合作模式的發展潛力,共同推進自閉症族群的口腔健康 [7]。
許世賓職能治療師整理
參考資料
1. Hirota T & King B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 review. JAMA. 2023;329(2):157-168
7. Venner S et al. A partnership between occupational therapy and dentistry. Br Dent J. 2023;234(6):360